今天,文学社进行了校外采风采访活动,我们随着蓝老师的步伐,踏入了青岛历史文化的大门,寻觅着文化名人的事迹。我们先到了太平角公园站,出来后我们参观了地铁展示馆,了解了中国和青岛的地铁发展历史,明白了中国铁路工人的伟大!我们在八大关拍了几张精美的照片,又穿过中山公园前往百花苑。其实在百花苑中并没有许多的花,却有许多在青岛居住的名人的雕像。有沈从文,闻一多,老舍等等。我们争相与这些名人雕像合了影。出了百花苑,我们来到了老舍故居骆驼祥子博物馆,虽然我曾经去过那里,但我还是跟着几个同学一起来补补这堂必修课!因为这个博物馆午休已经关门,必须等到一点以后才能开门,于是我们决定先吃了饭再进去。我们来到老舍故居西侧的一个大院子里,据说这里就是当年老舍先生经常来与黄包车夫拉呱聊天的地方,也是他写作之余习武健身的场所,老师给我们讲了与老舍先生有关的许多故事……1936年,老舍辞去教职,靠写作的稿费收入过日子。这时,老舍一家人移居黄县路这栋两层小楼房,在这里老舍创作了著名长篇小说《骆驼祥子》、中篇小说《文博士》。老舍一生中很少写抒情散文,但在青岛的三年,他写了《五月的青岛》、《青岛与山大》等。这些散文写出了老舍对青岛的深厚感情,对祖国的无比热爱。老舍在青岛还写了散文《西红柿》、《丁》、《避暑》和小说《月牙儿》,这些作品收入在他的《集》和《樱海集》中,这两本书表明他喜好青岛的“蛤藻”,热爱樱花和大海。至今这里还保存有一幅老舍在山东大学校园里樱花树前的照片……吃中午饭了,依旧是老规矩,一人出十块钱,多余的钱都是蓝老师付的,每个人点了自己想要的东西。我们边吃边谈论着文学、历史和青岛一些有趣的事情,一个小时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,在我们的说说笑笑中飞快地过去了。下午一点十分左右,我们到了骆驼祥子博物馆,那个令我熟悉的地方,给我带来的震撼依旧是那么大,伴随着震撼时间又那么飞快地过去了。又要到了分离的时候,还是那么的意犹未尽,今天的活动就那么匆匆结束了,我们期待下一次文学社的活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