招生咨询:0532-83666626   83645725   18053292978

官方公众号

点燃梦想之火 让学生成就未来——记青岛交通职业学校退休教师蓝咏今

2016/7/21 10:03:34140

如果一个职教生有了当作家的梦想,并经过努力,写作水平提高了。你或许会认为,这是个别的,总有些人能够脱颖而出,梦想成真。但是,如果有人告诉你,一大批原本学习成绩不是太出色的职教生纷纷产生了作家梦,而且正在脚踏实地充满信心地追寻着自己的人生梦想。你一定会感到,这简直匪夷所思,似乎这种情况只有在那些重点普高学校中才会发生。职教生吗?不可能!然而,你错了。青岛交通职业学校因人成事,实现了这一教育奇迹,使全校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。这位奇迹的创造者,就是本文将向你介绍的蓝咏今老师。

本报记者采访牟校长后合影

蓝咏今是青岛交通职业学校退休的语文教师。在年轻时,他有着当作家的梦想,也有着成为名师的教育梦。他写的长篇纪实文学《羊城采珠》曾在青岛日报上连篇刊载,他作词的歌曲不仅经常见诸报刊,而且曾在青岛广播电台每周一歌中播放。在奋斗中,梦想给了他巨大的激励和鼓舞,成就了他职业生涯的辉煌。他是青岛市作家协会会员,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,全国中学生文学社优秀指导教师,名录曾被收入《中国专家大辞典》、《中学教育名师大典》、《山东作家辞典》。他曾任全国中语会文学社研究中心研究员、长城出版社诗文新干线丛书主编,编辑出版《我们是小作家》、《美丽的谎言》、《无邪》等中小学生优秀作品集。2012年,他被中国青少年写作研究中心聘为研究员。
      退休后,他老有所为,依然奋斗不止。2010年9月,他被选进了学校老教协委员会,又应校长牟善伟的聘请回校继续辅导已经成立20年的未来文学社的活动。作为老教育工作者,他的一个重要体验是,“教育离不开梦想,梦想是可以由梦想来点燃的”。蓝老师付出了很多。他突出了一个“勤”字,下大气力,对学生勤辅导。他针对文学社大部分会员基础知识比较差的严重情况。坚持对新会员进行培训,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文学情趣,学生的写作水平也逐步提高了。他对学生个别辅导,常常到下了晚自习才走,很晚才到家。


参观访问老舍故居

他的教育理念是“读万卷书走万里路”。在学校领导的同意与支持下,蓝老师带领未来文学社的学员当小记者,开展校内外采风采访活动。他们瞻仰康有为墓;去文化名人一条街、海洋大学与名人雕塑百花苑;参观老舍、闻一多、洪深、沈从文、康有为、蒲松龄的故居与塑像;去青岛市博物馆、青岛山炮台遗址、毛公山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;去文化市场、劈柴院、德国风情街等具有青岛文化特色的街区;组织学生参观开发区、高新区、海底隧道、跨海大桥等青岛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新成果;还去太平山电视塔与中山公园菊展,去市社会福利院采访与慰问在那里安度晚年的老人们。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,同学们写诗作文赞美和谐社会与今天的幸福生活。在一次次的亲临体验中,青岛的过去、现在和未来,像一幅幅立体交汇的画卷,在学生的动态浏览和思索中沉淀于心灵深处。蓝老师用自己长期从教所领悟的教育智慧,通过对学生的真诚引领,将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,化为未来文学社学员构建作家梦的奠基之石。

参观名人故居与闻一多塑像合影

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。蓝老师不仅自己为学员们树立了榜样,还通过“请进来”的方式为同学们组建了榜样群体。与学员们常见面的既有未来文学社往届毕业的成功者,也有青岛的许多知名作家和教育名家,学员们真切地感受到“听君一席话,胜读十年书”,蓝老师的举措坚定了学员们实现梦想的人生信念。

      教育是无私奉献的事业,也是以心换心的事业,蓝老师为了点燃学生心中的梦想火花,几乎放弃了所有与文学社无关的社会活动。他家境并不富裕,但常用自己的钱给家庭困难的学生买书刊,买车票,买饭,买纪念品。2012年暑假,他带三名学生去北京领奖,学生赵锋浪家在贵州,离开学还有半个月,不想回家了,就跟他回到了青岛,食宿全都由他安排。经过他的努力,文学社成为一个大家庭。不少学生与他亲密无间,称他为博学多才的“老大爷”。


请知名作家记者到校与小作家见面交流合影

不要看这位老大爷已经鬓发斑白,但是他努力学习掌握新知识的活力依然可以成为年轻人的楷模。为适应新时期传媒的特点,他在新浪网开辟了“蓝老师快乐作文”博客,又在半岛网建了“文学社大篷车”博客。“大篷车”一上路,就吸引了校内外广大青少年文学爱好者,时间不长,浏览数日日增高,现在总访问量已过78万人次!同时,他辅导学生编辑出版中学生文学刊物,及时发表和报道文学社的新人新作、活动照片与信息。到目前为止,已出版65期社刊《小作家》;返聘以来,打印13期图文并茂的《大篷车博客文选》;最近又编印了大篷车文学报,在校内外特别是学生家长中间引起很大反响,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,大大地丰富了学校的文化生活。《小作家》曾获得全市中学生和职业学校校刊评比一等奖第一名,2013年未来文学社被评为青岛市首届中学生十佳明星社团。

学校王书记与第六次寒假笔会获奖会员合影

让职校学生树立作家梦。这在教育上是一个创举,在实践中硕果累累。如果你确实有了真诚的付出,成功必然会水到渠成。青岛交通职业学校开办未来文学社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。这里面有蓝咏今老师的汗水和智慧。他的事迹表明,实干兴邦,实干兴教。如今,当年在校参与过文学社活动的近千名会员大都已长大成人,有的已经初露头角。如李增辉,毕业前就出版了自己的诗集,毕业后从事青岛电视片《岛城先锋》制作工作,后去北京发展并继续创作,在国内外各地参加电影、话剧、音乐演出,在电影《感情动物》中主演、配乐,该片在第41 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获最佳亚洲故事片,后获第7 FIRST 青年电影展青年电影竞赛最佳配乐提名奖;如陈唤军,坚持业余写作,为《人民日报》、《南方都市报》投稿,成为知名的专栏作家,加入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;如韩萍,毕业后考入高等学校深造,坚持写作,现在高新区某局机关工作;再比如孙菲,曾在青岛交运集团美国汽车服务中心等企业工作,现在青岛报业集团工作,任全媒体演播中心总监,受到各界好评……更多的老会员立足本职发挥写作或口才特长,在交通、汽修、商贸等行业做出了优异成绩,成为先进工作者、劳动模范,当了老板或走上了领导岗位,他们中有本市交运集团的李珊、公交公司的陈静、枣庄市残联的单思,还有创业有成的李艳、韩红蕾、张译、王敏、张莉、訾培文等等。

中国未来文学家杂志封面刊登未来文学社赴京领奖照片

近年来,蓝老师组织学生参加了教育部主管、中国青少年写作研究中心主办的《中国未来文学家》杂志社举办的每年一度的“未来之星”全国文学艺术创作大赛,五年来获一二三等奖60多人次,十多篇会员作品在该杂志发表;获得全国文学社优胜单位,蓝老师获优秀导师、专家突出贡献奖。该杂志20125月刊的封面采用了蓝老师与学生去北京上台领奖的照片,闻名遐迩。


Sun Sun Sun Sun Sun